Saturday, February 28, 2009
自由大道
一句話:中肯
勞勃狄尼洛:你以前怎麼可以演那麼多異性戀角色?
--
這部電影是拍給所有性傾向的人看的
先假設所有性傾向的人都會看好了
再假設戲院裡異性戀比同性戀多好了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的目的是透過真人傳記電影的真實性
令公眾更熟知同志族群,進一步推動同志運動的發展
(與近年的斷背山,當我們GAY在一起等片對照,(或是更另類的超完美告別,星塵奇緣)
劇情片比較是樣本,假設,期許,觀影後便與真實無關)
因此,如何使敏感的相對立場彼此對話,點出問題引起觀眾反省
以及不造做而如實地傳達出主角的思考,願景,以及個人風采,使觀眾認同
即為此片的首要目的
個人觀察,此片的技巧是,將人物的公私兩面交叉描述,觀影心境也在兩立場間轉折(或對看)
藉此完成觀眾認同感之目的
簡單舉例:
劇情線-
Harvey四十歲,遇到Scott -> Harvey準備競選議員 -> Harvey為同志工作權奮戰 > 遭槍殺
敘述 a. 同志個人生活與所有人沒有不同,相遇,相愛,挫折,朋友,活力
b. 在社會關係上被反同人士攻擊 : 在街上被鄰居威脅,
電視上的反同言論 ,Dan的太太在教堂裡的不友善態度
a與b均衡
攝影-
劇情敘事片客觀視角 + 新聞攝影影像風格
例:第一幕Harvey和Scott在地鐵樓梯間相遇(室內光,特寫近拍
Harvey在公開場合演說(類似新聞畫面的手持鏡頭
劇本設計讓Harvey坐在廚房裡,穿得像普通下班男人,疲勞而沉重地對著錄音機獨自留白
此強烈而善感的畫面不時在全片中出現,並在片末與燭光遊行相映,留下令人低迴不已的溫柔印象
--
有待爭議
劇本以及Josh Brolin的表演極含蓄地暗示Dan White是未出櫃的同志
-> 1. Harvey說:" 我在想, 他有可能是圈內人" 友眾:" 怎麼可能~~~才不是~~~"
2. Dan因為提案連署遭Harvey背叛,在室議廳走廊上與Harvey起爭執,
他氣結怒視Harvey的眼神,有一刻令人難以辨識
那究竟是單純的憤怒,或有挾帶忌妒的成分?
(忌妒Harvey比Dan更勇敢,更堅持,更輕快,更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在電影裡,透過這個假設可以強化Harvey和Dan的共盟關係,也(使觀眾心裡)稍稍軟化Dan的惡行
但若是作為歷史,此假設就不免有將Harvey神化為殉道者之嫌疑
-他不是單純被謀殺,而是被軟弱的自己人殺害
個人傾向,不再去推論此疑點
好好牢記Harvey的遺誌,推廣人權比較重要
偷the daily dish部落格上的話作為此篇結論-
Because we are human before we are gay; and humans are complicated, fascinating,
vulnerable creatures. We are all virtually normal. The goal of the movement Milk helped
propel is not to allow everyone the freedom to be gay so much as it is to allow everyone
the freedom to be themselves.
我們先是人,然後才是同志。而人是如此複雜,迷人,脆弱的生物。我們沒有什麼不同。
米爾克所致力的運動的目的,與其說是允許自由性權,不如說是讓每個人都有自由做自己的權利。
(格主Andrew Sullivan的簡介
--
相關連結
Harvey Milk on wikipedia
Dan White on wikipedia
紐約時報上關於Dan White自殺的報導
Dan White的同事說他不是gay
卡斯楚街-米爾克的分頁(有很多文章)
這裡有照片!本人長得像Javier Bardem~
--
西恩潘演技超好不必多講,他個人的叛逆風格和選片歷史也很適合為這部片的履歷加分
本人爆衝,但很愛演社會議題電影
也是喜歡美女的異男
又帥到不行~
和老婆 Robin Wright Penn
Photo date: 22 February 2009
x x x
Sean Penn ♥♥♥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